相比非小细胞肺癌,小细胞肺癌是一种倍增时间短、增殖比率高、具有广泛转移倾向的肺癌亚型,仅有约5%的小细胞肺癌患者能够早期发现并能完成手术治疗,是最致命的一类肺癌亚型:局限期(未发生转移)的小细胞肺癌患者5年生存率为10%-13%,而广泛期(发生转移)的患者5年生存率仅为1%-2%。
 
        临床研究表明,非小细胞肺癌在治疗过程中会有转化为小细胞肺癌的可能,且这一转化是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获得性耐药的机制之一。2013年,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发布的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指南明确指出:EGFR TKI的耐药机制之一为非小细胞肺癌转化为小细胞肺癌,其比例约为3%-15%[3]。
 
        有研究人员指出:“向小细胞肺癌转化是靶向治疗普遍的耐药机制之一,相比经典小细胞肺癌,转化的小细胞肺癌主要发生于携带EGFR基因敏感突变、不吸烟的亚裔腺癌患者。”比如这个经EGRF-TKI治疗后发生小细胞肺癌转化的典型病例:一例EGR19 Del肺腺癌患者接受EGFR-TKI治疗超过1年,影像学检查显示病情仍保持稳定,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却出现分歧:CEA和CYFRA21-1明显下降,但NSE和ProGRP水平却明显升高。经过后续影像和病理检测证实,患者已发生肝脏和脑部转移,且在其转移灶发现了小细胞肺癌成分。因此,如果患者在原发病灶缩小的同时出现ProGRP和NSE的持续升高,则可能提示远处转移灶。
 
        另一例典型病例为肺腺癌患者伴有EGFR 19Del,经一代EGFR-TKI治疗进展后,改用另一种的一代EGFR-TKI治疗再次发生疾病进展,突变情况为EGFR19Del和T790M。改用三代EGFR-TKI治疗17个月后出现脑部转移,病理检测结果为小细胞肺癌,同时伴有EGFR19Del,T790M突变丢失。这足以说明:ProGRP水平的变化可以预测小细胞肺癌的转化,同时ProGRP提示小细胞肺癌转换早于影像学,因此动态监测肿瘤标志物可以帮助临床医生更早制定下一步治疗方案,从而为患者带来更大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