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目前仍是治疗肺癌的重要手段,化疗药物严重的毒副作用更显突出,肾脏作为药物代谢和排泄的重要脏器,常受到抗肿瘤药物的严重影响。

        抗肿瘤药物的肾毒性多为剂量依赖性,或在联合用药后加重,而且临床表现轻重不一,出现时间长短不等,有的甚至可延迟至停药后的数年。因此充分了解抗肿瘤药物的肾毒性特征,对于减少药源性肾损害具有重要意义。

        哪些化疗药物可引起肾损伤
        顺铂:30%顺铂治疗患者出现急性肾损伤(表现为血肌酐升高),机制为急性肾小管坏死。肾毒性与剂量相关,并有蓄积作用,可表现为急性肾衰竭、肾小管酸中毒、低镁血症。
       卡铂:肾毒性较顺铂少见,发生率为10%,多表现为低镁血症。
       奥沙利铂:肾毒性少见,表现为急性肾小管坏死。
       环磷酰胺:主要不良反应是出血性膀胱炎,可以增加抗利尿激素(ADH)活性导致低钠血症,多见于大剂量用药时,急性发作,停药 24 h 缓解。
       异环磷酰胺:肾毒性较环磷酰胺常见,易发生出血性膀胱炎、低磷血症、低钾血症。
       甲氨蝶呤:大剂量可引起代谢产物堵塞肾小管,引起急性肾衰竭。
       其他:吉西他滨、博来霉素、丝裂霉素联合顺铂可出现溶血性尿毒症,可以在治疗停止后几个月出现。

       化疗致肾毒性的治疗
       药物性肾损害没有有效的治疗方式,临床以预防为主,建议用药的同时进行水化、碱化尿液、预防呕吐、腹泻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