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放射治疗的疗效与几种因素有关,第一是肿瘤本身的因素,比如肿瘤病程的早晚、肿瘤生长方式、破坏了哪些结构,与重要组织(如脑干、脊髓、眼睛、视神经等)的关系以及肿瘤对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的敏感性等;第二是患者因素,患者的身体强壮与否、年龄、有没有合并症、能不能耐受放射治疗等;第三是治疗相关因素,比如治疗的位置是否准确、剂量是否足,放射治疗是否有调整的可能。

       对患者来说,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种因素的前部分基本上是固定的。放射治疗有三个主要影响疗效的因素,即总剂量(控制肿瘤需要的剂量)、分次剂量(每天照射的剂量)和总的治疗时间(治疗天数)。他们的关系是总剂量=分次剂量×治疗天数。从这个关系来看,如果总剂量确定了,其余两个因素中只要有一个变了,另一个就会跟着改变。总剂量与肿瘤的期别、大小(体积)有关,通常在治疗前会确定好。那么,分次剂量的大小对肿瘤的影响关系有多大?需不需要调整?调整的依据是什么?一般来讲,对放射抗拒的肿瘤,分次剂量大一点效果较好,当然不能无限大,太大了会伤及周围正常组织。

       怎样判断肿瘤对放射治疗抗拒或是敏感,现在还没有绝对准确的办法在治疗前就测定出肿瘤对放射是否敏感,有些方法可以提供些参考。那怎么办呢?有一句话说得好“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肿瘤治疗了一段时间后,根据肿瘤缩小的情况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是否敏感,为了保证放疗方案可行,在放射治疗4~5周时进行中期复查就显得非常重要了,中期检查可以帮助确定患者是否需要调整单次剂量,甚至能预测治疗结束时是否有肿瘤残存的可能,是否需要增加照射剂量。

       还有一种情况,肿瘤在治疗前非常大,而且对放射治疗比较敏感,这些变化从每周一次的体格检查中能够初步看出来,这种情况更有必要进行中期疗效评价,甚至更早些时候的疗效评价。根据具体情况做适当调整,有助于更加准确地照射肿瘤,更好地保护正常组织,使患者获得到更好的疗效和提高的生活质量。